香港的致命傷–人的素質不斷弱化(102)

讀書與做事做人是兩回事

 (原文發表於2012614)

 

 

大學生都大貶值,副學士還有甚麼價值》發表後的第二個漣漪,是「副學士學生家長」(以後稱「家長」的回應:

 

「我是一個60後的人。我並不同意筆者的觀點。早期香港只有兩間大學,入讀者當然是精英中之精英。隨著社會的進步,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必然的。其實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但只有18%的學生能入讀政府資助的大學學位,這是不合理的。其實有相當部份的副學士學生,他們的會考及高考成績是不錯的,只是因大學學位不足而被逼讀副學士。我希望社會人士(特別是那些自名有能之士)不要歧視他們。

 

另外,當我們經常批評年輕人的工作態度不及我們年輕時,我們作為老闆,是否也應想想,我們有否如以往的老闆般對待員工/下屬?我記得80年代,我剛工作時,無論老闆或上司,對新同事都很好,都肯教他們。但是,現在的老闆,希望請的人樣樣皆能。而且經常帶著看不起的態度;例如︰咁都唔識?

 

無疑,現時的年輕人沒有我們那代人那麼肯吃苦。但他們還是有不少優點的。

 

我深信,教育對社會是十分重要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才可令社會更進步。精英教育只會造就更不公的社會。

 

請大家不要再歧視那些因制度問題而非能力問題,而入讀副學士的學生。」

 

「家長」對年輕副學士和年輕僱員的愛惜和同情溢於言表,但他似乎弄錯了我的意思。

 

我並不反對高等教育普及化,我的文章沒有片言隻語流露任何反對。我祇是非議今時今日的副學士甚至大學生和年輕僱員(包括副學士和大學生)普遍素質低劣,在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上不合格者比比皆是。我亦沒有說副學士的會考及高考成績差,我完全沒有說及他們讀書成績的好壞,我祇是批評香港的大學生(自然包括副學士)不肯下功夫去掌握及融滙貫通本科知識及課本以外的通識;視思考為苦事、蠢事,不肯下功夫去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驕生慣養,吃不得一點苦,受不了一點挫折;過份注重死知識的吸收,但忽略對「軟技巧」的操練和掌握,導致中英文都功夫不過硬,寫不出講不出符合邏輯及言之成理的文章和說話;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祇懂按本子辦事,尤有甚者,許多時候連按本子辦事也不懂。換言之,我祇是責備他們沒有認真讀好書、融滙貫通書本知識。眾所周知,讀書與做事及做人是兩碼子的事,緃使考試成績好,不等於做事做人好,批評副學士、大學生在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上不合格,其實就是批評他們做事做人不合格,僅此而已。

 

「家長」認為,在「80年代,無論老闆或上司,對新同事都很好,都肯教他們。但是,現在的老闆,希望請的人樣樣皆能。而且經常帶著看不起的態度;例如:咁都唔識?」

 

「家長」,你知道為甚麼那時和現在的老闆或上司那麼不同嗎?原因其實相當簡單,那時新僱員(包括新畢業的大專生和大學生)肯學、能學,老闆或上司不用太費氣力就教好他們,他們又懂得對教導他們的老闆或上司欣賞和感恩,他們是高徒!老闆或上司當然樂於教導;現時的新僱員絕少有強烈上進心,頭腦差,知識薄,不肯學不能學,老闆或上司費力很大但效果毫不顯著,新僱員往往不曉得責怪自己,反動輒罵娘,他們是劣徒!老闆或上司看不起他們,再無熱情教導他們,何可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