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引發權益爭奪

民主原教旨主義者,一定不喜歡我昨天的文章,因為我不經意地玷污了他們的神殿,褻瀆了他們的教條。民主對他們來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任何批評,不管有沒有事實根據,他們都一概拒絕去思考。
 
我遊南美時,導遊對民主制度引發社會無休止爭拗的慨嘆,並非我去引導的,而是他在介紹當地情況時,不經意地道出的。而且不只一個,幾個不同地方,不同性別的導遊,都有類似的感受。那就不似是偶然性的現象,而是民主制度結構性的必然結果。
 
政客為了當選,就會設法去討好選民,承諾一旦當選,會為選民帶來甚麼好處。如果他們拿自己家族的財富來賄選買票,還容易被接受,他們付出的起碼是自己的代價。更壞的情況是很多政客自己沒有錢,卻慷社會之慨,拿原本屬於整個社會共同擁有的資源,許諾會派發給支持者。這是當今民主制度最流行的競爭模式,實質上變成了——變相賄選。
 
他信為了爭取農民的支持,於是承諾會用高於國際市場的價錢,向農民收購大米。這收購的錢可不是他信的家族自己掏出來的,而是用國庫的錢去收購的。納稅人眼見自己的辛勤付出,竟被政客拿來「賄選」,卻不是用在自己身上,當然十萬分不願意,於是組織黃衫軍與他信的紅衫軍對抗。由於爭拗沒法平息,最後只能由軍隊收拾殘局。泰國就有不少人,寧願軍法統治的時間延長一些,不要這麼快又要國家把精力浪費在民主選舉上。
 
民主制度至今仍未有機制可以阻止政客慷社會之慨。至今為止,全世界的競選手法,都離不開向選民承諾更多的實際得益。香港的政客何嘗離得開這種手法?他們會為市民爭取全民退休保障、免費醫療、交通費補貼、更長的男士侍產假、增加最低工資等。做這些事都要花錢,但政客從來不用理會錢從何來。他們只會強調,這是市民應得的基本權利,只要市民讓他當選,他就可以利用民主制賦予他的權力,去完成他的競選承諾。
 
他們覺得事情一點也不難解決,做一份赤字預算案就是了。全世界哪一個民主政府不欠債?這些債留給下一代去還就是了。各國政府都在搞量化寬鬆,其實就是亂印鈔票。他們印之前,有諮詢過人民嗎?有讓人民公投表決嗎?當然沒有。美國總統決定打伊拉克,叫人民去做炮灰,也不用問准人民,更何況只是印點鈔票?
 
現實是著緊眼前利益的選民遠比懂得深思熟慮的選民多。為長遠利益作籌謀的政治家,在民主遊戲中,大部分都鬥不過承諾派更多免費午餐的政客。這是民主制度結構上的貧困,民主派若是不肯正視這個問題,而是只曉得抹黑提出質疑的人,最終只會為大獨裁者提供機會。 
(轉載自2015年3月10日am730C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