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樓好還是買樓好?

碰到一個已出社會工作十年的年輕人,懇切地希望我能解答她一個猶豫已久的難題——租樓好還是買樓好?她兩年前結婚,本想買樓,但覺得樓價已經偏高,擔心會出現調整,所以選擇先租樓,觀察一個時期再看。現在租約快到期,她要決定是否與業主續約,還是轉為置業自住?
 
我說,如果覺得未看得清形勢,暫且先租一段時間再算,亦不失為明智之舉。但她說,上次選擇租樓,其實不是沒有代價的。因為,她發現之前她曾考慮過的樓盤,現在樓價已升了逾10%。現在買的話,好像比兩年前吃虧;但若果不買,兩年後會否更貴?她兩口子現時尚僅僅買得起樓,她擔心,若果現時不買,一旦樓價再升,屆時就算想買,也可能買不起,變成以後都沒有資格在香港成為有樓一族。
 
我說,樓價是有周期的,會升,亦會跌;以她與丈夫的專業背景,是遲早有機會買到樓的。如果她覺得不安心,可以再續多一期租約,待看清形勢後才作決定。
 
她說,她問過一些朋友,他們亦大都叫她先租住先,遲些再找機會買。但她開始懷疑,這樣回答她的人,其實都是在保護自己,他們不願意承擔教人買錯樓的責任。她說,我不應給她這樣行貨的答案。
 
她說到這裏,我開始明白了,她心中其實是想買樓的,只是想找多幾個人肯定她的選擇,我把我的觀察告訴她,她坦然承認。
 
她說,自從組織了小家庭之後,很想這個家有點恒產,作為家庭的基石。她認為兩口子一起供樓的感覺很好;一起共建家園,有助鞏固感情關係。再者,買樓可以迫自己儲蓄,好過一個唔覺意又把錢花在沒有必須的地方。她的很多朋友都慶幸,早年寧願供得辛苦一些,也先行買了樓。此外,這兩年他們交租也交了三十多萬,現在這些錢都變成了別人的錢,為何不用來供樓?起碼可以令自己可以積累起一些資產。供滿樓後,以後就不用供,收入就可以完全供自己支配;但租樓則一世都要交租,而且每期租約都可能要加租,甚至會給業主迫遷。另外,她很想花心思布置一下自己的小家庭;但租別人的樓就不方便大肆裝修。此之所以,她心目中一直都是想著要買樓。她希望我能給她一些強而有力的理由,可以助她說服丈夫一起去買樓。
 
我說,最強而有力的理由是樓價會一路升上去,遲買只會更貴。在過去十五年,這都是事實;但之後會怎樣誰也不能確定。即使我有這樣的估計,她的家人也不一定信。我能夠提供給她的資料是:由06年至17年(第二季),租住私人樓宇的家庭,增加了15.9萬個,至50.9萬個,增加了45%。在同一時期,購買私人樓宇的家庭只增加了3.1萬個,至86.7萬個,只增加了3.7%。數字顯示,在私人市場每7個人之中,就有6個人選擇租樓(可能是被迫的),只有一個人選擇買樓。在樓價不斷上升中,很多人只能選擇租樓是必然的。
 
然而,這是否代表樓價很快就會回落,那又不一定。因為世上其他的大都會都有這種現象,在紐約與倫敦,一樣是要租樓的人愈來愈多,但樓價依然節節上升,只是買樓自住的人愈來愈少罷了。在大都會不是人人有條件做業主的。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