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右傾時 才找到出路
「左、左、左右左。」這句步操時的口令是中共政治路線的貼切描述——左的時候多,右的時候少。但中共行左傾路線的時候,大都走得不順暢,路越走越窄,要走到接近絕路,才願意掉頭向右,偏偏在向右的時候,中共才找到出路,才有機會走向成功。
很多人都以為毛澤東很左,但其實他是靠右起家的。毛澤東打天下的時候,行「農村包圍城市」路線。這條路線不左,因為當時中共的原教旨主義認為:共產黨應該依靠先進的工人階級,而不是依靠保守的農民。但當時的毛澤東實事求是,不肯按照共產國際的指示,在城市組織工人起義,而是走去農村發展根據地。因為他認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力量單薄,起義只會暴露實力,自招損失;可是當時的中共不聽毛澤東的意見,結果中共在城市的力量幾乎全被國民黨殲滅,要靠毛澤東在農村重新起家。
後來國民黨派軍隊圍剿中共在農村的根據地,中共黨內的左傾力量主張建堡壘固守,但毛澤東主張把實力撤出根據地,打游搫戰。毛因而被譏為想逃跑,立場不夠堅定,連前線的指揮權也被撤除。要到紅軍接近潰不成軍的時候,毛才被重新推上領導位置,有機會推行他的相對保守的右傾策略。中共才有機會逃出生天。
可惜毛澤東在解放後棄右轉左,又搞人民公社,又搞躍進,最後還搞文化大革命,差不多把中國引向絕路。這時,鄧小平才有機會推行他的改革開放。其實所謂改革開放,基本上就是向右轉,不走毛澤東那套左傾的社會主義改革路線。毛澤東要清除人民腦子裡的自私傾向,而鄧小平卻容許人民為自己多賺錢,可以有自留地,可以做小生意。說穿了,就是容許中國可以保留一點資本主義。這一搞,中國人的積極性與創意都被釋放了出來,中國的GDP才可以連續40年高速增長。
鄧小平十分清楚,要發展市場經濟,除了要有一定的私有產權外,還要減少共產黨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所以鄧小平叫幹部下崗、下海,去辦企業,多參與經濟發展,少參與政治宣傳。
為了讓經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鄧小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削減了中央的權力,讓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自主權。他又主張黨政分開,反對黨組織包攬一切的管治方式。沒有黨的自我克制,中國的市場經濟是發展不起來的。
然而,近年中共的政策好像又在向左轉,中共的領導角色在不斷加強,大學生畢業後多傾向投考公務員,即是說入黨做官又變得比在市場上創業更有前途。在經濟發展上,政府的政策常向國企傾斜,似乎不想過度依賴民企。民企的生態環境大不如前,故有國進民退的感覺。
現實是自鄧小平之後,中共已沒有進行新的體制上的改革。近年更有走回頭路的傾向,左的味道越來越多,右的味道越來越少。但歷史的經驗說,向左是沒有出路的,希望今次不用走投無路,才懂得向右轉。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9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