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民調是否兒戲?

財政司司長上午才宣讀完財政預算案,有民意調查機構當天下午就做調查,叫市民為預算案評分,當晚就公布調查結果,效率奇高。
 
問題是在短短幾個鐘頭裏,被訪者是否有可能掌握預算案的真正內容?並對比作出恰當的評分?若果被訪者連財政預算案的內容都未見過,只是聽了新聞報道,或看了一些網上的評論,就隨意作個評分,做法是否兒戲了一些?這等同要老師不用批改,就為試卷打分。
 
民調機構雖說做調查時會撇除那些未聞或不知道預算案內容的被訪者。我相信未聞預算案的人不會很多,但不知道其內容的人應該比比皆是。
 
我算是一個對政治相對關心的人,過去在沒有被傳媒邀請為財政預算做第一時間回應的時候,就甚少會即時收聽財爺宣讀預算案的直播。所以,我敢說,大部分接受民意調查的被訪者,都未全部知道預算案的內容。真不知民調機構是如何界定受訪者是否真正知道預算案內容的?如果要求嚴格的話,可能找不到起碼所需的合資格受訪者;但如果不作要求的話,那做來又有甚麼意思?
 
其實,預算案的內容十分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的政府施政範疇。即使請專家來評價,亦只能論及一些他們擅長的內容。因此,要普通小市民對財政預算作整體性的評價並不恰當。他們對政府應該如何理財都會無概念,真不知道他們會用甚麼準則去評分?
 
我相信,市民在評分時,主要受三種因素影響:一是對政府施政的整體滿意度;二是對財爺的個人印象;三是這次預算有沒有為個人帶來額外的得益。這類主觀的感受,把它歸類成滿意與不滿意的比例還可以;但把它量化成對預算案的整體評分就有點兒戲。但香港的傳媒對這種簡單化的表達方式,卻樂此不疲。
 
小市民往往會有一種心態,他們在讀書的時候也好,工作的時候也好,大多數時候都是給別人管,由別人來作評價的,難得有機會為高官打分,多數會打個低分,以發洩一下自己經常沒法拿高分的不滿情緒。這種情況不但發生在香港,亦發生在世界其他地方,以至大部分國家領導人的評分都是不合格的。人類要由不合格的領袖來帶領前進,究竟是制度出了問題,還是評分方法出了問題?
 
現時這種評分的方式只會引發民粹主義,派糖多的預算案就打高分,派糖少的就打低分。結果必然是促使政府花更多的資源去討好市民,將來必然尾大不掉。政府已連續兩年把開支預算訂在香港GDP的20%以上;但提出要警惕的聲音甚少,反而有人讚好。
 
長此下去,政府開支佔GDP的比重一定會愈來愈大。因為現時不但基層要政府照顧,連中產也常埋怨;有份交稅,卻沒有福利。即使是做生意的,現在也希望得到政府的扶助:中小企如是,創科業亦如是,連搞電影娛樂的亦要政府資助。如果一個社會需要政府扶助的人愈來愈多,有能力為社會作貢獻的人卻愈來愈少,那這個社會還有前途嗎?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