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戰誰佔上風?

中美貿易戰自去年三月開始以來,一直都在打打談談,談談打打,惜至今尚未能達成任何書面協議。期間曾多次傳出消息,協議快將簽訂,但總是功虧一簣。雙方於是互相指責,批評對手出爾反爾,臨簽約前又提新要求。
 
這其實並不涉及誰是誰非的問題,在未簽訂正式合約之前,誰都有權提出新條件。我做地產代理,主要工作就是要促成買賣協議,對於這類事情見怪不怪。若然市好,業主就會反價;市弱,買家亦會縮沙。有風,怎會放棄駛盡?的機會?有條件反口不認帳的,正好反映形勢的發展,對反口的一方有利。
 
我原先一直以為,形勢對美方較為有利,因為,中國輸美的產品多,美國輸華的產品少,如是導致中國可針對的美國輸華產品量少,要加關稅,也加不了多少。但中國輸美產品量多,可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對象亦較多。在這種情勢下,一旦交戰,中國要承受的損失自然會較美國大。戰爭一拖延,中國所受的壓力就會愈來愈大,最終非讓步不可。
 
然而,事件的發展並未朝這個方向發展。特朗普的策略很簡單,就是打你一拳,你不服,他就打多你一拳;再不服的話,他就狠狠地打多你幾拳,直到你肯接受一份對他有利的協議。
 
所以,第一輪美國先對中國輸美的500億美元的產品徵收關稅;但中國不肯接受美國的條件。特朗普於是開展第二輪的攻勢,把徵稅的對象加多2,000億美元;但中方仍然不肯就範;特朗普於是發動第三輪的攻勢,把剩下的3,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全部開徵關稅。
 
形勢發展到這個階段,特朗普的處境十分被動,因為特朗普手上已沒有甚麼子彈了,起碼在貿易的範疇如是。當然,特朗普還可以開闢科技戰與金融戰等,繼續向中國施壓。但這會予美國人一個感覺,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最終竟無功而回。這對他競選連任會十分不利。此之所以,特朗普近期「急形於色」,不時「放聲氣」說協議很快可以有得簽,而且會對美國有利。中方反而較為慎言,只是以行動表明,一份只對美國有利的協議,中國將拒絕簽署。美國急,中國不急。
 
統計數字顯示: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的整體貿易仍有盈餘,而且還在增長。因為這段期間,中國輸往歐盟與東盟的貨品皆有可觀的增加,足以抵銷輸美貨品的減少。但在這段期間,美國的貿易赤字不減反增,美國沒法改為自己生產,而是轉而向別的國家購買,而價錢則比中國貨貴。
 
在GDP增長率方面,中國今年頭三季分別是6.4%、6.2%與6%,增長率下跌了6.25%。而美國方面,頭三季分別是3.1%、2%與1.9%。增長率下跌了38.71%。若非聯儲局由加息轉為減息,美國整體經濟的處境可能更加惡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並不急於簽約,而美國卻開始有盡快簽約的壓力。正是在這種壓力下,美方才接受先簽局部協議的做法,原因是中國在某些地方誓不讓步,美方只好把這些放下,暫且不把它放進合約。
(轉載自am730C觀點2019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