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197)

 

評《緩緩沉沒的“香港巨輪”,奏響一曲悲歌》(5)

(原文發表於2017年10月20日)

 

《緩緩沉沒》說:

 

那些年,香港錯過的機會

 

香港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錯過了太多機會。

 

千禧年交接,在制造業、轉口貿易出現轉移傾向之時,香港也曾提出若干個轉型計劃。

 

1999年,董建華擬定“數碼港”計劃,要發展互聯網科技。我們站在那個節點,俯瞰世界,谷歌也就剛在加州的私家車庫裡誕生,遠沒有上市,Facebook、推特的影子在哪還不知道;國內的阿裡、騰訊還都是10人的小團伙;馬雲還不是“爸爸”,還隻是長相奇丑的小伙子。當時的香港,軟件、技術、人才、資本,哪個方面不能秒殺大陸?

 

結果,互聯網沒做起來,數碼港被搞成了房地產開發。

 

后來,董又提出“矽港”計劃。台積電出來的張汝京想在香港搞芯片制造,香港人以“炒地皮、炒樓價”的由頭堅決反對,又搞游行。

 

結果,上海把張汝京請走,在上海搞了個中芯國際。現在是中國最大、世界第四的芯片制造商。

 

再后來,董再次提出“中藥港”計劃。因為香港既有積澱深厚的科研體系,還有龐大的生物科研人員,最重要的還有全世界都認可的質檢體系。這就是產學研一體啊,多好的條件。但是,再次因為資本的短視,又沒搞起來。

 

結果,河對岸的深圳出現了華大基因,又成為全球一流的基因、生物科研企業。

 

99年到05年,如果香港抓住這三次機會,香港就是亞洲互聯網中心、芯片制造中心、生物科研中心。

 

那些年,香港去忙啥了?

 

經濟脫實向虛,掉頭轉向“金融業、地產業、服務業”。把資本炒到天上,把房子炒成天價。所謂的自由金融貿易港,帶來了大量的熱錢過境,這些資本熱錢把經濟炒成了虛胖。

 

階層接近固化,年輕人沒有出路,充滿戾氣。金融、地產這兩項,無論哪個都不是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能玩兒的,出頭無路、創業無門,年輕人就一股腦跑到大街上,把戾氣宣泄給曾經的“窮親戚”中國大陸。

 

金融的暴利成就了香港,也慣壞了香港。資本的短視和逐利,讓香港錯過了最好的10年。

 

《緩緩沉沒》重點指出,在1999年至2005年間,香港特首董建華領導無方,令香港「錯過了太多機會」,香港當時「經濟脫實向虛,掉頭轉向“金融業、地產業、服務業”」、「金融的暴利成就了香港,也慣壞了香港。資本的短視和逐利,讓香港錯過了最好的10年」。

 

回歸以來,不光是首任特首董建華,其後的曾蔭權、梁振英亦不見得領導得力,香港政壇迄今仍未出現任何像樣的政治人物(特首、高官、立法會議員及政黨頭頭)及管治團隊,香港經濟發展每況愈下,與這點有脫不開的關係。《緩緩沉沒》的觀點不無道理,但不是道理的全部。它說漏哪些部分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