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投資者?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筆者出生於60年代的草根階層,幼年時住公屋,從小受父母薰陶,能夠置業就是人生最大的夢想,因此畢業後已經急不及待投身社會,立志上車成為有樓一族。
當年普遍人都認同「置業藏富」的理念,供樓等同於儲錢。基於通貨膨脹的理論,只要利率穩定,不會大幅度上升的話,基本上每年都有機會加薪,連同升職,供樓負擔就會年年減輕。以往供樓的年期相對較短,大約10年,不知不覺間已供滿按揭,之後儲備多餘的資金,又可以繼續置業。即使九七金融風暴後,樓價幾年間急瀉六、七成,但筆者的物業已供滿,沒有供樓壓力下,生活完全不受影響。
直至○三年沙士之後,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的計畫,助香港振興經濟,樓價亦迅速收復失地。不過樓價其後升得過急,於是政府在2010年起陸續推出壓抑樓價的措施,主要要引入不同的稅項防止炒賣活動。
當年樓市辣招的推出主要是針對炒家、外地買家及投資者三類,直到今天的住宅買賣嚴格來看,就只有用家市場!住宅買賣市場的炒家已銷聲匿迹,短期轉售的成本需要二成稅款,炒家不容易賺錢,投資者想購買第二套物業需要額外付出15%稅款,雖說是長綫投資,但亦令大部分投資者卻步。
然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並不代表目前住宅市場真的沒有投資者,只是以往用個人名義的投資,到今天變為以家庭成員的名義作為投資的替代方式。很多時在新盤市場見到的年輕買家,其實只是父母為了減低額外的稅款而以子女之名義置業。可見目前在市場置業的,有多少是用家,有多少是投資者,真的不容易準確界定!
【刊於2022年6月8日 睇樓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