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載 樓價累漲1.2倍 租金升三成 面積越細漲幅越大 A類單位跑贏大市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過去數年,香港樓市先後經歷中美貿易戰、社會運動及新冠病毒疫情,可謂世紀一遇的衝擊,惟其間樓價只有輕微調整,並無出現急劇下挫。在三大挑戰之下,樓價尚且穩定,過去數年呈橫向的通道發展,相信只要疫情有轉機,政治及經濟趨穩,未來樓市蓄勢待升的機會絕對大於掉頭回落。
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回顧過去25年來,差估署樓價指數累積升了1.23倍,自1997年6月的172點,漲至今年5月份最新的384.4點(詳見圖),當中更以A類(實用面積少於431平方呎)細單位的表現跑贏大市,25年來累升多達1.49倍,成為升幅最大的單位類別,而升幅最少者為E類大單位的74.67%,反映單位面積越細,相對樓價升幅越大。若與2003年沙士當年7月份的最低位58.4點比較,整體樓價至今累積上升5.58倍,當中亦以A類細單位的6.51倍升幅最凌厲,而E類大單位其間升幅只有3.27倍(詳見表)。
至於租金走勢方面,1997年6月整體二手私宅租金指數報135.2點,回歸25年來,租金累積上升了31.14%,於今年5月份報177.3點。當中亦以A類細單位的租金漲幅最勁,累積上升了51.13%,為唯一一類跑贏整體大市的單位,反之E類大單位租金經歷25年來,則原地踏步,持平沒升跌。而與2003年7月沙士低迷時期比較,整體租金至今累升逾1.45倍,A類細單位更勁升1.69倍,遠勝E類大單位的77.05%。
陳海潮指出,回歸25周年,市場期待國家主席習近平帶來惠港賀禮,而新一屆由李家超為首的特區管治班子上場,加上國安法實施之下,政治環境明顯改善,當局可望重新著力於經濟及民生範疇的發展,只要疫情受控漸退,香港樓市將穩中向好,樓價可望溫和上升。
發稿:利嘉閣地產資料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