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才帶動經濟穩樓市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的施政報告重點提出「搶人才、搶企業」的措施,以各種優惠及便利來吸引海外人才來港,其中就包括:居港7年後可退還在港置業時繳付的「辣稅」。這項優化樓市辣招的措施,為樓市播下了復甦的種子。

在搶人才的同時,施政報告亦公布了合資格人才在港置業,可獲退還額外繳付的印花稅,僅須繳交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這變相大幅減低在港置業的成本,增加香港物業對他們的吸引力。

資料顯示,2016年起至今年上半年,累計約32.9萬人透過不同的人才輸入計劃來港,當中包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共六項。今次的施政報告又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合共就有「6+1」的搶人才途徑。

大家不可小覷這次「搶人才」措施,連同優化「辣稅」的威力。筆者認為,其實過去6年,市場已積聚不少合資格的準買家,他們有些已是居港接近7年,有些更是來港不久的專才,當中有部分都有興趣及計劃在目前樓價低谷期間提早入市,在港「落地生根」或作投資,換言之,已成為巨大的潛在購買力,亦為香港房地產市場注入新氣象。

筆者最近接觸內地人士,以及已取得身份證的,他們都表示非常喜歡香港,並且堅信香港既有背靠祖國的優勢,亦是在「一國兩制」之下的一個大都會,只要香港人才沒有出現大量流失,以及能夠適當地補充,經濟一定能再次蓬勃起來。

未來一段時間,如果內地能夠逐步放寬入境限制政策,經濟復元的步伐可望加快;就正如2003年中央推出「自由行」,成為香港疫後復甦的動力,各行各業的市道亦得以快速復甦,自然也能同步激活樓市。

【刊於2022年11月10日 大公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