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買證持續消耗 「居二」客魚貫入市 二月未補價居屋買賣368宗 高位窄幅徘徊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白居二」准買證於去年十一月中悉數批出,旋即帶動未補價居屋交投飆升;然而居屋業主眼見市況轉好,乘勢提高叫價,個別準買家或轉投貼市價一手私宅懷抱,好淡相抵下,居屋第二市場銷情未見突破。據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網頁最新數據,二月份全港錄368宗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個案(按簽署臨時買賣合約的成交為準),較一月份的373宗按月微跌1%,連挫兩月,但交投量仍比去年全年平均的177宗高逾1倍;至於二月份未補價物業成交總值約16.88億元,較一月份的16.73億元回升1%。

二月未補價居屋平均售價升2.2%

兔年新春假期過後,市場氣氛因通關及防疫鬆綁而穩步向好,居二市場亦連帶受惠,二月份每宗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平均作價約458.7萬元,較一月份的448.7萬元按月上升2.2%,連升三個月,反映居屋業主在市況回穩後持貨信心顯著增強,紛紛上調叫價;而急切置業的上車客相信遲買更貴,趁售價升幅依然溫和之際偷步入市。若與去年同期的522.1萬元相比則仍有12.1%差距,然而新冠疫情已伴隨口罩令撤銷迅速減退,本港經濟開始復甦,資助房屋售價亦有望收復失地,拾級而上。

與此同時,二月份居屋第二市場仍有矚目成交個案,當中筲箕灣東旭苑一個未補地價的低層單位,實用面積約650方呎,以730萬元易手,折合平均成交實用呎價約11,231元。

按物業價值劃分(見表一),二月份共有4個組別交投量按月下跌,撇除200萬元以下組別交投基數較低不計,其中價值300至400萬元以內組別交投跌幅最為明顯,由一月份的99宗買賣,跌至上月75宗,按月減少24%;最活躍的交投組別則為價值400至500萬元以內的居二單位,二月份共錄得154宗成交,按月增加12%。若按屋苑劃分(見表二),二月份長沙灣凱樂苑錄19宗買賣,按月下跌10%,但依然是上月交投最活躍的綠表居屋屋苑,同時成交總值亦以9,630萬元居首。另外,居屋第二市場十大活躍成交屋苑共錄129宗登記,共佔上月總登記數35%;而屋苑所在地帶以新界區或鄰近鐵路站為主,顯示主流居二買家以價格相宜或交通方便為首要置業考量。

陳海潮指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寬減首置印花稅,銳意減輕市民置業負擔,一眾未補價居屋買家因而受惠。不過,近日發展商推出多個「親民價」新盤吸引市民認購,無疑扯走了部分居二客源;再加上本港銀行或於月內跟隨美國聯儲局加息的預測仍未有定案,部分上車客擔心置業負擔超出預算,屏息觀望局勢發展,因此預期三月份未補價居屋交投量難有突破,料於350至380宗水平窄幅上落。

發稿:利嘉閣地產資料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