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拆售 三月工廈買賣294宗 增1.2倍 四月節慶假外遊休戰 料短暫回氣伺機再上

利嘉閣(工商舖)地產-工商部高級營業董事朱亮恒表示,通關利好整體經濟,工廈表現連月造好,且拆售登記明顯增加,整體後市持續看好,惟四月因節日假期較多,料買賣登記短暫再次轉靜。根據利嘉閣(工商舖)地產資料所得,2023年三月份全港共錄得294宗工廈物業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工廈市場實際市況﹚,較二月的136宗再升近1.2倍,連升3個月,創近14個月新高;而月內登記總值亦錄得27.85億元,按月激增近2.5倍,為近8個月以來最多。

按物業價格作分析,在7個價格組別的工廈買賣登記當中,三月份錄得5升1跌1持平(詳見表一);當中以銀碼介乎1,000萬至2,000萬元以內組別登記量升幅最突出,由前月的7宗,激增8.7倍至上月的68宗,主因是有工廈拆售而錄得多宗相關銀碼之登記。另外,2,000萬至5,000萬元以內及500萬至1,000萬元以內的兩個組別,亦分別升2.6倍及82%,各自錄得25宗及69宗登記;至於200萬至500萬元以內者則成為月內登記量最活躍的組別,共錄104宗登記,按月也升79%。值得注意的是,上月並無1億元或以上的貴重工廈登記。

就本行定期觀察的十個主要工業區作分析,共錄得9區上升及1區持平的情況(詳見表二);當中以觀塘區的升幅最大(因涉及上述拆售登記),由二月份買賣登記只有11宗,大增近6.4倍至三月的81宗,並成為當月最活躍的觀察區。此外,長沙灣區及葵涌區亦分別錄得3.6倍及1.25倍的升幅,月內分別有23宗及63宗登記。

朱亮恒指出,市場乘通關之勢,業主推出項目拆售,大幅推高三月的買賣登記量,亦反映工廈走勢明顯轉活,相信後市維持樂觀。不過,碰巧甫踏入四月份即節日假期連連,久違了外遊的港人紛紛離港度假,市場買賣再次轉靜;加上本月登記工作日數明顯減少,以及在上月有較多拆售登記個案的高基數下,預料本月工廈買賣登記量難免自高位回落。截至本月19日為止,四月份暫錄約116宗工廈買賣登記,按比例推算,預計全月最終可錄約二百宗,按月料大跌32%,但仍冀守住二百宗關口,保持在10個月以來的次高水平,並盼五月份登記量有機會再次回升。

發稿:利嘉閣(工商舖)地產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