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來港發展 租房需求升溫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
近年疫情影響之下,筆者直至上月底與公司一眾管理層到了集團的深圳總部參觀和交流,事隔數年終能再到內地走走,發覺跟以前已經大不同。
今次北上行程包括參觀當地一個大型全新樓盤項目。負責介紹項目的員工,用了「見山科技」的一套系統去講解項目的地理環境、位置及設施等。這套先進系統,在香港眾多發展商的項目中從未見過,絕對是大開眼界。隨着通關後兩地接觸更緊密,相信未來香港的發展商亦會與內地有更多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升項目發售的配置,對買家而言絕對有利。
各行各業,包括地產發展商及代理都有同感,就是覺得通關之後,生意改善的進度較為緩慢,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港人鬱悶太久,通關後的消費,都集中在報復式旅遊。此外,受疫情而改變,很多港人消費模式都變得保守,導致很多行業的生意不太理想。至於地產代理的生意,則因為買賣交投減少而變得如一潭死水。
不過,租務市場又是另一回事。近期租賃交投異常活躍,除了因為多了觀望市況、轉買為租的顧客,同時亦因為內地人才陸續來港,這批人要居港滿7年才能退回辣招稅,所以大部分都無意趕急入市置業,寧願暫時租住單位。
適時放寬第二套房印花稅
事實上,住宅租金由年初至今,已累積接近一成升幅,在樓價停滯不前的情況之下,租金有如此的升幅,令買樓收租的回報率亦顯著上升。投資者又基於辣招的考慮,選購第二個物業時,需要額外15%稅款,因此就算明知回報率上升,亦只能夠謀定後動。
筆者認為,除了放寬3000萬元以下物業可承造按揭成數外,特區政府亦可以考慮分階段優化辣招。例如,首先從價印花稅(DSD)落墨,容許市民以標準稅率買第二套物業(一個自住、另一個則可出租),以應付大量輸入人才的租住需求。
【刊於2023年7月20日 大公報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