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不能只阻止銀行冒風險 有時還需要推動銀行冒風險

香港的金融管理局,負責制訂金融政策,管理香港的銀行與金融系統,起著類似中央銀行的作用。長期以來,由於香港的房地產市場都有過熱傾向,金管局經常都要出手阻止銀行在房地產的信貸上冒過大風險。以免一旦樓價下滑,導致整個金融系統都陷入危機。

因此,金管局做得最多的是規限銀行做樓宇按揭的成數,及提醒銀行要為貸款者做還款能力的壓力測試。久而久之,社會亦誤以為金管局的主要職責,就是要阻止銀行對房地產業放貸過多。這種看法十分片面。

其實,為了香港金融系統的穩定,金管局不能只曉得收,不曉得放。金管局除了要提醒銀行不要冒過大的風險外,有時還要推動銀行去冒多一點的風險,以免金融市場的信貸收縮得太快,影響實體經濟的正常運作。美國聯儲局近年就一再QE(Quantitative Easing),其作用就是要推動銀行把更多的資金放貸出去。

美國聯儲局在QE的時候,除了在市場上大量買入國庫債券外;另一項會大量買入的就是MBS(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作用就是讓專為房地產貸款的機構可以不斷獲得新的資源,向房地產市場貸款。由此可見,負責金融管理的機構,不但要懂得收,而且還要懂得放;否則就很難對金融市場進行有效的調節。

以近期香港的情況為例,由於美息突然被聯儲局抽升,導致香港的房地產價格亦驟然回落,銀行為了避險,亦收緊了對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表面上看來,此舉可助銀行業減少風險;但若果銀行的反應過於急劇的話,反可能導致銀行陷入更大的風險。金管局有需要迅速介入,以維持市場的正常秩序。

近期的情況是銀行一下子收得太緊,以致有很多之前買了樓花的買家,現在都無法獲得足夠的按揭貸款去完成交易。他們的首期可能因此被沒收,還要面對發展商的追究。其實,銀行因抵押品的價值下跌而不願借出那麼多的款項還可以理解,但沒有必要完全拒絕做按揭。

其實,近年因辣招的緣故,大部分買家都是用家,他們都預算好要長期供樓,而香港的經濟還算不錯,市民的供樓能力整體上沒有受到破壞,銀行根本不用擔心會出現結構性的斷供情況。銀行實沒有必要把按揭收得太緊。

可是,銀行近期在按揭問題上一點通融也不肯提供,把很多本來有意入市的用家都嚇到裹足不前,導致樓市出現負面的連鎖反應——銀行愈是不敢做按揭,樓價就愈欠缺承接力;樓價愈向下調整,銀行就愈不敢做按揭。這樣發展下去,香港勢必步向通縮。屆時,銀行面對的風險,主要將不是來自新做的按揭,而是來自大量之前已做的按揭。若然銀行手上早年按揭的抵押品都出現大幅的資產貶值,銀行遇到的危機遠比現在支持一下房地產市場大。因此,銀行界應主動配合金管局去維持合理的市場秩序。

 

 

(轉載自 am730  C觀點  2024年8月8日)

 

 

 

 

 

 

資料來源:am730